汨罗党史人物|任弼时家族的“超级学霸”科教报国
2021-03-23 13:41:33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张咪 | 作者:刘国辉          浏览量:17210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灿若星河的湖南英才绵延至今,汨罗进入百年湖湘科教类杰出人物的,就有任凯南、任邦哲、任湘“三任”。鲜为人知的是,“三任”都是汨罗市弼时镇(原湘阴县塾塘乡)唐家桥人,都是曾为中共“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同志的亲人。唐家桥任家,是湖湘文化的一个缩影,历来崇文重教,耕读为本,以天下为己任。任弼时家族,在百年湖湘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中,不仅拥有杰出的政治家,还涌现了众多的科学家、教育家,任凯南、任邦哲、任湘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南任北马”的任凯南

“南任”是指任凯南,他是任弼时的叔叔,生于1884年,曾是清末秀才。任凯南思想进步,曾考入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毕业后官费留学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深造。辛亥革命成功,他从日本回国。因北洋政府迫害,1915年任凯南离乡去国,远渡重洋,到伦敦大学读经济学。6年后,他获经济博士学位回国,成为当时中国极为罕见的高端人才。

任凯南是早期的革命者,与湖南老乡、辛亥时期领袖黄兴交谊甚深。在日本求学期间,他深感清庭无能,国势孱弱,救国必须革命,经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为民主革命事业奔走。辛亥革命后,任凯南离日返国,在汉口法租界创办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民国日报》。他以报刊为战斗阵地,反对袁世凯称帝,声讨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刺和同盟会早期领导人仇亮被害行为,《民国日报》声誉鹊起,一时洛阳纸贵。鉴于《民国日报》的广泛影响,北洋政府和法国领事惶恐地查封该报,迫使任凯南迁居日租界。在和黄兴商量后,任凯南东渡日本,绕道前往欧洲深造。

任凯南笃信教育救国。1921年,他从欧洲学成回国,拒绝出任北洋政府职位。第二年,他在长沙主持创立湖南商业专门学校。任商专校长期间,任凯南锐意革新,注重师生素养,关心进步学生,办学成效斐然。不久,他又与好友创办大麓中学,并任湖南省省立图书馆馆长。1926年,湖南商业、政法、工业三个专门学校合并为省立湖南大学,任凯南担任经济学教授。两年后,人望很高的他,被公选为湖南大学校长。1932年10月,他改任国立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后为武汉大学法科研究所经济学部主任。任凯南学贯中西,早在伦敦大学时,他就学名卓著,到执掌武大经济学部,治学精神更为时人所折服,人们将他与马寅初誉为经济学界两大家,称作“南任北马”。

任凯南是著名的藏书家,爱书如命,把典籍文物视为天下公器。他薪水不菲,但日子清苦,收入的绝大部分,用来兴学助学和购置书籍。他常游于长沙旧书铺集中之地玉泉街,不惜高价购买“养知书屋”流逸珍本善本,还有大量的古今中外名家著作。晚年,他将视若生命的1万多册珍贵藏书,无偿捐献给湖南大学和大麓中学。

任凯南一心治学,从教后曾有“三辞官位”的佳话。抗战期间,他被聘为湖南省参议员,但他深感“参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于事无补,遂辞去,此为“一辞”。后来,任凯南被委任为国民党当局湖南省教育厅长,他认为“办教育不是为了做官”,再次坚辞不就。“三辞”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属意他为国立湖南大学校长,他看透国民党当局腐败,仍然是辞而不就。

1949年7月,任凯南积劳病逝,身后无所积蓄,湖南省府特拨银元五百元,才完成治丧事宜。时人挽以嵌字联:

凯风化作春风,百年树人流教泽;

南国望隆山斗,万方多难忆宗师。

著名生化学家任邦哲

任邦哲派名培圻,出生于1909年,与派名培国的任弼时是未出五服的堂兄弟。任邦哲秉承任家勤勉的传统,从小聪颖好学,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后转入美国求学。在美国的6年中,任邦哲历尽艰辛,课上听讲,课后做工,但成绩仍然十分优异,获得奖学金,成为密西根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和∑X荣誉会员。

任弼时家族的家国情怀浓烈,任邦哲在抗日战争最危险的时候,拒绝美国导师的再三挽留,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苦难深重的祖国,用一腔学识报答祖国。归国后,任邦哲长年执教。他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从而深受学生们的尊敬。任邦哲群众情怀深厚,乐为人民鼓与呼。1953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0年担任过湖南省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在湖南工作时,任邦哲非常关注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营养水平。上世纪60年代,他对铅铸工人群体进行细致入微的调研,从工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提出一系列的改善建议,使工人的中毒情况得以全面根治。他深感国人体质必须增强,营养渠道必须拓宽,曾从300多种水稻中反复测算,最终选出10余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良种,为大面积改善人民群众营养水平提供了坚实基础。

任邦哲是中国异常Hb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为国家的医学事业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了一生,历任成都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湘雅医学院、湖南医学院、暨南大学教授,兼任上海医学院训导长、湘雅医学院教务长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过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生化协会(IUB)生化教育杂志编委等职务。1964年,他组织中国第一个异常血红蛋白(Hb)调研小组,研究发现第一个异常Hb新品种——Hb武鸣。此后,他先后组织人员调查30余万人,发现20个异常Hb品种,其中5个属国际新品种。任邦哲开辟学术前沿,采用新技术快原子冲击质谱仪测Hb结构,用穆斯堡尔谱测Hb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各界瞩目。他著述颇丰,在国外期刊发表Hb论文30余篇,其他论文数十篇,著有生物化学教材3部及医学百科全书生化分册等9种专著。任邦哲还多次应邀前往澳洲、美国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1990年,他被国家教委授予“科技工作40年成绩卓著”奖。1991年,获国务院医卫工作突出成就奖及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见证了中国二十世纪生化事业的任邦哲,因抢救无效,停止了他坚强的心脏搏动。

“中国地热之父”任湘

任湘是革命家任作民的次子,任弼时的堂侄。他又名任生沪,1926年8月出生于上海,因两个月后生母去世,父亲在武汉工作,党中央派毛泽民将他送回湖南汨罗老家抚养。

任湘在湖南读完高小。1939年12月,他随父亲到达延安。任湘自幼讨人喜欢,也很受革命前辈喜爱。第一次在延安窑洞见到毛泽东时,毛泽东的大手拉着任湘的小手不放,还送给了他两元边币。后来,他进入陕甘宁边区师范三大队和延安自然科学院农学系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他在根据地、解放区参加基层工作,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8月,党中央派21名青年赴苏联学习,任湘和李鹏、邹家华担任这批学生中的党支部委员。因中央领导的急需学习经济和自然科学人才、具体专业自定建议,“4821”青年赴苏后,李鹏选学电力,邹家华选学机械,任湘则学的是地质,他进入莫斯科地质学院勘探系学习。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接见这批青年并与他们欢度节日。毛泽东欣慰之余,用独特的毛体,为任湘遒劲潇洒地题写了“开发矿业”大字,这成为任湘的终身奋斗目标,也深深地鼓舞了后来的全中国地质工作者。

1953年春,任湘回国。他在北京地质勘探学院任教,一干就是10年。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一直到系主任,他负责地质专业新科讲授,自编了从教学到实验课的全部教材。1960年,苏联撤走援华专家,“白云鄂博”重大科研项目一时陷入困境。1963年春,负责国防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副总理把任湘叫来,认为全国研究稀土放射兼地质勘探的教授仅有任湘1人,要求他带领庞大的高级工程师队伍,并要地质部、冶金部、化工部、科委密切配合,在5年内完成稀土论证报告。任湘深知,这是事关我国高科技发展、与世界霸权主义相抗衡的重大问题。他二话不说接受任务,拼命工作,有一次累得差点“光荣”,聂荣臻下令用飞机把任湘运回北京抢救。终于,他率领的“白云”团队提前完成艰巨任务,争取了宝贵的战略时间。后来,“白云”工程获得全国重大贡献奖。

“白云”工程后,任湘团队继续开辟勘探蓝天。他带队转战西北、西南的崇山峻岭,从事稀有金属找矿勘探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1971年6月,他奉调入京,先后任北京市地质局处长、总工程师、局长和党组书记,市科委副主任、科协副主席兼党组书记、华北地热中心主任。

作为“4821”留苏优秀人员,任湘是完全有机会担任高级领导职务的,但他牢记毛泽东“开发矿业”题词,一直没有离开挚爱的地质、地热工作。为发扬光大地热事业,他曾七进西藏、十赴腾冲,足迹遍及全国的山山水水,还有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地方。他曾经克服高原缺氧困难,率队勘探西藏羊八井高温热田,探明了喷泉温度高达摄氏320度的热井,令世界为之震惊。任湘因地热事业的卓越贡献,被国外专家赞誉为“中国地热之父”。

任湘还撰写了《中国地热发电现状与展望》《关于羊八井地热田深部热储的剖析》等30余篇论著,对中国地热事业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至今,他已年逾九旬,但还情系着大地之热,一如他依然滚烫的心!

(中共汨罗市委党史研究室 刘国辉)

责编:张咪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专题
精选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